
1月7日下午,经过为期3天的集中专题培训,内蒙古艺术学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培训结业仪式在北校区演艺厅主会场举行。校党委书记刘前贵主持结业式并作总结讲话,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黄海,校党委副书记赵海忠,校党委委员、副院长赵林平、蔡广志,副院长孟显波出席结业仪式。学校700余名教职工分别在主会场和分会场参加会议。
校党委书记刘前贵主持结业式并作总结讲话
结业式上,校党委书记刘前贵作了总结讲话。他指出,在为期三天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培训学习中,全校教职员工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关于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系统学习国家相关法律政策要求,进一步加深了对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党的民族理论政策的理解,统一了思想认识。在今后工作中,全体教职员工要始终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宗教观,深入践行守望相助理念,坚持“五个认同”,不断增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自觉、理论自觉和行动自觉。
刘前贵书记强调,全校教职员工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进一步提升对民族工作极端重要性的认识,对加强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识,切实将思想认识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关于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重要论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上来,统一到党中央、自治区党委政府有关重大决策部署上来。要进一步加强理论武装。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重要论述和党的民族理论政策作为理论学习中心组必学内容,作为各级各类培训的必修课程,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不断凝炼办学特色,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和质量。要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四史”等方面的教育,加强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建设,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于心。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讲座
专题培训期间,学校邀请了内蒙古大学傅锁根教授,内蒙古党校胡清惠教授,内蒙古师范大学李春晖教授等有关方面专家学者,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为全体教职工作了政策性、针对性、指导性都很强的专题讲座。
内蒙古大学傅锁根教授作专题讲座
1月5日上午,内蒙古大学傅锁根教授以《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题,为全校教职员工深刻阐述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围绕“四史”“五观”“五个认同”,作为内蒙古高等院校的民族工作“怎么办”等问题作了专题讲座。
内蒙古党校胡清惠教授作专题讲座
1月5日下午,内蒙古党校胡清惠教授以《坚持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题,从“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怎么看”“新时代民族工作怎么干”两个方面,为全校教职员工详尽阐释了民族团结工作的重要性。
内蒙古师范大学李春晖教授作专题讲座
1月7日上午,内蒙古师范大学李春晖教授以《增强五个认同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题,为全校教职员工深入阐述了“五个认同”的主要内容,指出“五个认同”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思想基础,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源泉。对全校教职工进一步深化民族团结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结业式交流发言
结业式上,思想政治与公共课教学部党总支书记海山,舞蹈学院党总支书记布仁白乙,音乐学院声乐教师党支部书记史永清,思想政治与公共课教学部教师王欣欣等4名同志分别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结合本次专题培训学习认识,现场作了交流发言。
思想政治与公共课教学部党总支书记海山作交流发言
舞蹈学院党总支书记布仁白乙作交流发言
音乐学院声乐教师党支部书记史永清作交流发言
思想政治与公共课教学部教师王欣欣作交流发言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习研讨
在分组领学环节,学校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紧紧围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和相关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宪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教育法》等法律法规和国家相关政策;自治区关于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工作部署等内容进行了认真学习。
专题研讨中,教职工们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刻内涵、现实意义和贯彻落实的方法途径等方面,结合实际工作进行了深入的交流研讨。
培训期间,全校教职员工还结合个人学习认识和工作实际认真撰写了心得体会。
在为期3天的专题培训中,学校全体教职工通过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系统学习了国家相关法律政策要求,进一步廓清了模糊认识、校正了认知偏差、统一了思想,增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不折不扣落实党中央相关决策部署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